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 聚焦

經濟日報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

ETF投資當道,如何挑選合適的ETF,法人認為除了觀察規模、受益人數、成交量,還可以留意「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表現,套用個股的概念就是「發行流通股數」,由此研判市場資金對ETF投資方向。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經理人游日傑分析,以個股的概念來看,ETF的「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可解釋為「發行流通股數」,數量愈大,對投資人具有三大代表的意涵:首先,顯示次級市場交易量大、籌碼多,買賣價差小,交易時好進好出;其次,初級市場參與者眾多,ETF的價格表現會更貼近淨值,價格效率高、第三,量大也表示ETF更有機會長期存續,可做為長線投資標的。

而每日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變化,也是一項觀察指標,其增幅愈大,代表短線上愈受到資金青睞,也可視為將投入次級市場的資金。

在使用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指標上,投信法人也提出注意事項,ETF的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能看出市場資金的方向,但不能代表總量,ETF的買盤金額還受到「淨值」變數影響。簡單來說,在同樣的資金下,每單位價格愈低,交易的單位數就會愈多。

舉例來說,根據CMoney統計,全市場ETF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排名前十名,第一名為元大台灣50反1,已發行高達10,991,149,000受益權單位(俗稱1,099.1萬張),但因淨值僅5.48元,相乘後規模為602億元、第二名是國泰永續高股息發行419.3萬張,淨值為17.74元,相乘後規模為743億元;然而市場規模最大元大台灣50有2,264.23億元、而其已發行177.05萬張排行第十,主要因其淨值達127.89元,相乘後規模為市場第一大。

ETF 高股息 國泰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