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產業 三優勢加持

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法人看好基礎建設產業具備領漲抗跌的韌性。(美聯社)

值此景氣及通膨放緩、美國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的大環境,法人看好基礎建設產業具備領漲抗跌的韌性,根據國際能源署2050年淨零排放報告預估,每年電力產業資本支出將從8,000億美元增長至2.5兆美元,許多受監管公用事業未來數年的平均獲利年增率預估將介於5~8%,讓基礎建設產業兼具高股利、股利穩健成長和股價增值的三重利基。

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指出,當前面臨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刻,嚴重的通膨、利率和衰退風險對於市場和全球經濟的短期和長期展望假設投下更多變數,透過情境分析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基礎建設資產的可能表現,在多數情境下,不論總經指標如何變動,對於基礎建設股票的影響多為正向,看好基礎建設五大投資主題:脫碳、分裂的全球經濟、獨特的通膨防禦、5G演進、上市及未上市基礎建設的估值差距,將為基礎建設產業除了防禦之外,帶來額外的長期成長動能。

富蘭克林公用事業基金經理人約翰.柯利表示,觀察到最近受監管公用事業公司的費率裁定允許多家公司獲得更高的投報率,顯示目前公用事業產業的定位較過去為佳,這有助於公用事業公司更快適應挑戰的通膨環境,基金持續在受監管的公用事業公司尋找投資機會。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指出,今年以來在中國大陸疫後重新開放的帶動下,交通相關基建的表現在各類基礎建設中最為亮眼,其次為數位基礎建設。以國際航班為例,目前美歐地區幾乎已恢復到疫情前的八成水準,而亞洲雖然解封時間較歐美落後,但東協市場航班也回溫至疫前情的七成左右,東北亞地區回升速度相對較慢,約為五至六成,中國大陸僅兩成,顯見若未來大陸能開放進度能大幅回升,對於整體交通運輸動能將帶來相當大的挹注。

至於數位基礎建設方面,王翔慧指出,由於數位基礎建設族群股價對於殖利率具有高度敏感性,在聯準會維持利率高水位之下,電信公司及科技產業資本支出與預算緊縮,讓電塔、數據中心的短期成長性相對受到限制,然數位基礎建設為長期趨勢,加上生成式AI蓬勃發展,將加速資料中心、5G等建置速度,由於目前數位基建的評價面相對便宜,建議投資人逢低分批布局,搭上未來成長列車。

基礎建設 通膨 美國聯準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