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商品 買氣旺
過去一周大多數類型債市ETF均出現資金淨流入,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66.78億美元,主要是美國市場獲得45.72億美元淨流入,歐洲、全球、新興市場等也分別獲7.74億、2.58億、6,300萬美元的淨流入,但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遭淨流出2,700萬美元。
就債券信評類別而言,過去一周投資級債ETF和非投資級債ETF,分別獲資金淨流入41.16億和20.21億美元。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美國地區銀行和瑞士信貸事件提醒我們,最珍貴的銀行商品是信任,因為銀行業是一種信心運作。在市場恐慌時,央行的介入支援具有重要意義,瑞士信貸應與矽谷銀行一樣是獨立事件,然而這些風波卻導致銀行業信用風險溢酬上升,繼而推升銀行籌資成本,恐較不利小型銀行或被視為基本面較弱的銀行。
因應景氣走緩或甚至可能衰退情境,桑娜.德賽看好高品質公債、投資級企業債或抵押債的防禦表現,至於非投資級債則須留意企業債息成本驟升、景氣放緩不利經營的衝擊,所幸美國企業的財務體質已較過去危機時期紮實,藉由精選標的仍能找到相當好的投資機會。
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指出,在非投資級債市中,美國信用市場在經歷新冠疫情帶來的營收及流動性危機後,企業對應外來的不確定性已有準備,包括企業在裁員、減少支出以及提前償債等。整體來說,現在的美國非投資級債企業擁有低於歷史均值的槓桿率,以及高於均值的利息保障倍數,體質仍相對健康。
謝佳伶分析,評估2023年金融市場波動仍將延續,而對固定收益來說縮短存續期是較佳的防守策略,不但可以減少利率風險也降低持債期間的不確定性,故建議投資時可聚焦存續期約2至3年的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級債,並聚焦其中評級較佳者(B-BB級),進一步降低違約機率;產業部分,則建議可著重於包括能源管線、商業金融租賃、居家產品級醫療設備等產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