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級企業債 逆勢吸金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資金棄守風險性資產,信用債流出壓力大增。投資級企業債經兩周調節後,上周轉淨流入6.18億美元,是唯一吸金的主要債券,今年來累積流入超過369億美元。

在信用債部分,新興債調節壓力仍大,上周流出金額再擴大至26.43億美元,其中,美元計價新興債單周失血13.48億美元,今年來首度轉為淨流出。

高收益債連續第三周流出,流出金額收斂,上周僅微幅流出3.33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造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6月以來資金大量撤出債市,但相對於資金在新興債市與高收益債市持續流出,投資級債僅流出兩周後,隨即回補6.18億美元,資金動能穩定度較高。

蔻蔓指出,投資等級公司債的財務體質強健、違約機率相對低,在景氣衰退時期經常成為資金的避風港;而在景氣擴張時期,投資等級債也受惠企業獲利回升、信評上調、利差收斂,以及穩定的票息收入。

蔻蔓認為,由於市場變數仍多,投資級企業債相對與股市的連動度較低,適合納入投資組合並作為核心資產。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團隊投資長皮耶(Pierre-Yves Bareau)分析,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動能、貨幣政策遜於成熟國家,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可能持續反應此議題,預料市場將持續震盪。

在新興市場成長動能受壓,衝擊原物料需求的情況下,建議現階段先避開原物料相關債券及貨幣投資標的。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產品經理鄧漢翔表示,雖然整體信用債券流出金額較上周縮小,但投資人仍應留意風險,尤其應避免重押單一券種。

鄧漢翔指出,儘管聯準會會議紀錄維持每月850億美元購債政策,但柏南克在FOMC會後表示,經濟展望與就業數據已好轉,若經濟數據持續與預期一致,可能在年底縮減購債,並在2014年中結束購買措施。

QE退場消息推升公債殖利率續揚,上周盤中美債殖利率一度升至2.47%,為2011年8月以來最高,同時亦使得風險性債券利差擴大,造成主要債券市場修正。

鄧漢翔指出,短期受到政策影響,債市動盪,長期來看經濟復甦將有利於信用債,根據歷史經驗顯示,過去市場下跌時,多元信用債表現較為抗震,適合做為資產配置核心組合。

鄧漢翔也建議,投資人應掌握高品質收益率,對抗利率彈升及市場波動風險。

※基金資料庫查詢》高收益債券基金
※基金資料庫查詢》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