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稱王 新興、企業抬轎
【經濟日報╱文/張瀞文】
債券重回主流地位,近一周境外基金前20名由債券基金全包,顯見歐債進展雖然趨向正面,但拖累全球經濟已是不爭事實,資金選擇流向高評等債市,共有12檔相關基金進入前20名,其中企業債就占了7檔。此外,新興債在基本面優勢加持下,近一周也有6檔入列。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蔻蔓(Lisa Coleman)指出,市場對於全球經濟動能趨緩疑慮大增,導致近一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跌2.8%,反觀JP摩根全球債券指數卻上漲0.68%,顯然市場投資氣氛仍相當保守,除美英日公債持續受追捧,高評等企業債也獲資金青睞。
蔻蔓分析,投資等級企業債相對於成熟國家公債,不僅提供較高的到期收益率,目前利差水準約218點,距離過去1年的低檔158點仍有收斂空間。美林美國投資級公司債指數年化波動度約4.6%,與巴克萊美國國庫券指數的4.2%相近,同樣具備低波動特性。
代理先機系列基金的富盛投顧指出,投資組合裡宜有債券資產,信用評級高的債券基金除享有配息收益外,因應市場詭譎多變,也可做為泊驛站。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指出,歐美日持續低利環境,新興國家已陸續開始降息,具備利差優勢的新興債多半能提供較佳到期收益。
瀚亞美國優質債 穩
【經濟日報╱台北訊】
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成立於2002年,到今年剛好滿10年,到今年4月底時的規模達5.4億美元,是國內少數幾檔以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為主的境外債券基金之一。
國人向來熱愛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但隨著歐債危機不時干擾市場,突顯投資等級債券的耐震能力,吸引買盤進場,這檔基金的淨值持續創歷史新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六隨報發行之《基金周報》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