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信用債 漲勢搶眼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雖然歐盟峰會6月底釋出利多,但市場的投資信心回溫速度卻頗為緩慢,使得債市成為資金避風港。統計峰會結束以來,MSCI世界指數仍跌0.94%,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跌了0.18%;反觀各類債券走勢相對搶眼,尤以三大類信用債最具投資吸引力。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近期提振市場信心的措施不斷出爐,從歐盟峰會達成協議、中國與歐洲同步採取貨幣大寬鬆政策來看,在疑慮稍歇及市場對政策利多預期下,債券投資組合可適度轉為積極操作,但因歐債問題尚未塵埃落定,仍宜抱持審慎態度,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與投資級債券三者均不可偏廢。
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在歐債危機擾亂下陷入震盪,導致資金迅速從股市撤出,轉進波動度相對較低的債市。柏瑞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馬志豪表示,經過前波修正後,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的利差又擴大到732點,現階段利差收斂速度不如預期快速,但相信持續有收斂空間。從資金流向觀察,在主要國家再提寬鬆政策後,資金續抱風險性債券,投資等級債再締造今年以來「只進不出」的不敗紀錄,已經連續第27周吸引資金流入,美國高收益債也已連續4周獲資金青睞,新興市場債上周則吸引8.74億美元流入,周漲幅創下年初以來次高。
摩根投信產品投資部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眼見全球經濟放緩,中美歐央行陸續祭出救市方案,唯出手時機恐不如市場預期得快,不排除風險性資產仍將陷入震盪,對穩健、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不妨跟隨國際資金增持投資等級債券。
永豐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劉璁霖則表示,受到全球景氣走弱影響,第2季美國S&P 500大企業EPS成長率,市場預估將略放緩至5.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