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當地貨幣債指數 翻揚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歐債風暴暫緩,亞洲當地貨幣跟當地債券指數6月全面翻揚,根據統計,即使是被調降主權評等的印度當地債券指數,在6月也有1.07%的漲幅。

根據Bloomberg統計,HSBC亞洲當地貨幣債券指數(美元計價)6月上漲1.89%,今年以來漲幅有2.35%。就個別國家而言,印尼當地貨幣債券6月漲幅最高,達2.34%、泰國漲1.11%次之、香港的0.11%最弱。

瀚亞新興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歐洲央行(ECB)與中國人民銀行的降息,聯手以寬鬆貨幣政策救市,市場也臆測,美國推出第3輪量化寬鬆措施(QE3)的可能性大增,市場流動性增加,將有於風險性資產表現。

就亞洲國家來說,施宜君表示,這時候如果貿然降息,可能無法壓抑通膨陰霾,在兼顧景氣與通膨的考量下,預期本月亞洲央行應會採取按兵不動的策略。

瀚亞投資表示,當前的低利環境可望持續維持,利率波動的風險也會降低,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只是減緩而非急降;中國經濟成長雖下滑,應也只是軟著陸,經濟前景並不悲觀,加上主要國家央行仍保有貨幣寬鬆的空間,亞洲當地貨幣債券應仍具有投資價值。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中國與歐洲同步採取貨幣大寬鬆政策,在歐債疑慮稍歇及市場對政策利多預期下,債券投資組合可適度轉為偏向積極操作,但因希臘問題尚未塵埃落定,投資主軸宜維持在3大信用債,包括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與投資級債券,不可偏廢。

許家豪指出,在歐洲央行降息、歐盟峰會協議釋出利多後,市場流動性轉趨寬鬆,恐慌指數回落到低檔,加上資金重回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債券投資組合可轉趨積極,但因問題尚未完全釐清,最好以多元券種分散布局較佳。

※延伸閱讀》

‧新!基金資料庫

‧自選基金設定

‧今年迄今國內基金排行

‧今年迄今境外基金排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