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B降息 帶旺法奧比公債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
歐洲央行(ECB)宣布降息至歷史低點後,引發市場對較高收益債券的需求,投資人已開始湧入法國、奧地利與比利時公債。
道瓊社報導,投資人開始購買這些國家2至5年期公債,而非將資金停泊在零報酬的ECB貼現窗口或殖利率已降至負數的2年期德國公債。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歐洲利率策略部門主管庫瑪說:「資金停泊在ECB若毫無報酬,投資人可以尋求其他市場較高的收益。2年至5年期的半核心國家公債將受惠於資金流。」
目前法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為0.16%,荷蘭2年期公債為0.03%,反觀德國同期公債殖利率已降至負0.01%。奧地利與比利時公債殖利率則分別為0.08%與0.26%。
ECB降息的首要目標是提振消費者與企業借貸,防止銀行繼續將資金停放在ECB,也連帶影響銀行業的投資決定與債市。
部分銀行基於控管與安全需求,想必繼續將多餘資金停放在ECB窗口,但對於荷蘭與法國信譽充滿信心的投資人來說,在亂世購買這些國家的公債提供了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報酬率也略高。
身為歐元區終極避風港的德國短期公債殖利率陡降,已讓部分市場參與者質疑殖利率進一步下滑的限度。
同時,義大利與西班牙公債也持續引發疑慮,歐盟上周宣布的措施可能不足以修補市場對歐元區財政拮据國家的信心,也限制這些國家公債的需求。
不過,尋求較高殖利率也有限度,德國公債身為歐元區最安全資產的地位不太可能動搖。歐元區仍面臨強勁逆風,會員國的經濟基本面仍參差不齊。
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國際投資組合管理部門主管史都塔說:「德國仍是歐元區最終安全避風港,中期來看經濟基本面可能更為重要。考量到經常帳盈餘與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我們僅在中期對歐元區多檔公債的看法樂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