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忠/停損停利 要用對時機
【經濟日報╱王俊忠】
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收益的保證,經濟總是有循環波動,即使是好的投資標的有時候也會表現低迷,或是隨著經濟環境改變,過去最熱門的標的也可能成為資金急著逃離的地方。
一般說法是,投資應該長期持有,適時停損停利。那些過去曾經很熱門績效很好但現在不太受青睞的,還要繼續長期持有?或是早該停利或停損了?
一般人常常聽到的各種投資原則,像是長期持有,適時停損停利等,但有時候是衝突矛盾的。
例如,投資人可能本來是想要長期投資的,但遇到一次的市場重挫就趕緊停損出場,變成是短線投機,或者是剛好搭上順風車,短期間內有明顯的漲幅就停利出場,長期計畫趕不上短線變化,停損停利原則可能與長期投資互衝突。
可是,如果不在適當時機停損停利,卻可能越跌越深,持有越久損失越大,長期投資更加重損失。其實這些原則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適用的時機。
在一個長期的趨勢上,如果只設定獲利兩、三成就停利,有時候會錯過後面的大行情。
例如,黃金價格在2003~2004年是400美元上下,之後展開長期的漲勢直到2011年達到1,900 美元以上,過程曾由970美元附近跌到720美元左右,跌幅約25%。
如果按照一般認知,跌幅超過20%認定它的趨勢轉變,將會錯過後面再漲一倍以上的利潤空間;但是2011~2012年期間曾經從1,920美元左右回跌到1,530美元,跌幅約20%,如果不認定跌幅20%屬於趨勢轉變(實際經驗它上次跌超過20%並未改變長期趨勢),將會套牢而忍受它再跌20%左右(累計跌幅超過36%),最低跌到1,200美元以下。
如果在一個正確的趨勢上,投資持有的時間不夠長,沒有進行長期投資可能只賺到蠅頭小利,積極的停損停利都可能錯過大行情的利潤。
但是,如果不是在正確的趨勢上,卻進行長期投資,若不停利停損,可能持有越久受傷越慘重,或是投資於還沒有出現明顯趨勢的標的,可能要花長時間等待卻沒有收穫,也是一種機會成本的損失。
實際上沒有人能夠預估任何金融商品的長期趨勢會維持多久?期間的波動震盪幅度會有多大?有時候投資該要思考的不是投資期間多久,多大的獲利就應該停利,多少損失就應該停損,進出買賣的原則是甚麼?
我認為應該思考的是,眼前的環境時機是否適合當初投資所設定的原則,如果在正確的趨勢上,應該長期投資而未必需要停利或停損;如果在不對的趨勢上,多持有一天都可能有一天的損失,即使未達到設定該停損的幅度,即使持有期間很短,都應該盡早離開。
投資時該思考的是長期趨勢背後的因素是否改變?趨勢背後的因素若改變,趨勢遲早也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調整。
過去比較熱門的投資標的,包括黃金,債券型基金,更早的原物料、金磚等新興市場,陸續都有些趨勢因素的改變。
例如,中國成長降溫或產能過剩,媒體描述的錢荒鬼城等現象都使原物料需求不再熱絡,美國量化寬鬆縮手,寬鬆資金環境開始調整,都可能讓過去熱門標的趨勢轉變,投資的理由已經與當時熱門時期的時空環境不一樣,如果持有的理由已經不在,也許不論損益如何都該思考是否進行必要的調整。
(作者現職商人與專職投資人,著有《王俊忠的小股民投資日誌》一書,其經營的《SmartMoney投資日誌》部落格曾在理財部落格競賽中勝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