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績效比較基準 要合理
【經濟日報╱綠角】
在衡量基金或主動操作的績效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合宜的比較基準。
以台股基金來看,跟衡量台股表現的加權股價指數對比,看來相當合理。問題是,這個加權指數是沒有計入配息的價格指數(Price index)。它只單純衡量價位的變化,沒算進現金配息。
基金會拿到持有股票的配息,用有拿到配息的基金,與沒計入配息的指數對比。
那是不合理的比較。
正確的比較方法,是與有計入配息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對比。
大多用來衡量市場表現的指數都是成對的。一個是只計算價位變化的價格指數,另一個則是有計入配息的總報酬指數(Total return index)。後者,才是合理的績效比較基礎。
在台灣,不只是基金資料網站,很多媒體報導,譬如「第1季,70%的基金擊敗指數」之類的標題下,你會發現,撰文者都是在跟價格指數比較,而不是跟總報酬指數對比。因為比較基準錯誤,所以這些報導會帶給人錯誤的印象與看法。
新聞從業人員或是網站經營者,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或許可說是專業知識不足,所以做出誤導的陳述。
但假如你在基金公司的網頁或基金年度報告中,看到他們將基金績效拿來跟價格指數對比,而不是跟總報酬指數對比,那問題就大了。
資產管理業者不可能不知道這兩個指數的分別。他們卻刻意選擇容易打敗,績效較差的價格指數做為基金的比較基準。這是一種刻意誤導。
選用錯誤的比較基準,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犯下這種錯誤而不自知,那代表基本金融知識不足。明知有這個問題,卻還這樣寫,那有誤導的用意。
在這個主動投資當道的世界,用一個比較容易打敗的指數,讓主動型基金看起來績效比較好,或是讓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比較有機會拿到「勝過指數」的報酬,看來相當符合「共同利益」。
可惜的是,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作者是網路知名財經部落客,曾出版《股海勝經》、《綠角的基金8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推崇指數化投資,以投資人觀點出發,提供少見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