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ttism/勞退自選投資 5點不漏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Buffettism】

其實我相當建議,如果不是入不敷出的情況,應該儘量透過勞退自提來累積自己的退休金,但大部分的人總是分不清楚勞工退休金和勞保年金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一聽到勞保快要破產了,結果連「個人帳戶制」、有政府擔保,不會破產的勞工退休金也不敢提撥。這其實很可惜,就這樣放棄了一個很不錯的退休金規畫。

去年盈正案爆發後,勞工朋友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勞退基金,不但不能自己決定怎麼投資,甚至還因為政府委外代操,經理人卻發生弊案而導致自己的損失。還好,這回政府很有效率,還不到半年就已經開始著手規劃,打算讓勞工能夠自己選擇投資標的。

當然,我對這個規劃是樂見其成。主要是,這能夠讓更多的勞工不再只能依賴快要破產的勞保年金當作退休生活的唯一收入,而能透過勞退自提來掌握自己的退休規畫。

但我也擔心這個規劃。

如果只朝業者的利益著想,而沒有顧及到勞工的投資權益,那麼就與原本開放的本意背道而馳了。這個投資平台要確保勞工的投資權益,應該要考慮以下幾項重點:

1. 投資成本:高投資成本一定會對長期的退休規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在勞退自選的投資平台上,商品的總投資成本不應該超過1%,且一些低成本的投資工具則應該優先考慮被納入,例如ETF。

投資成本如果一年差2%,累積30年的複利效果,最後勞工所能拿到的退休金,差距是相當巨大的。同時,也應該限制投資人的交易次數,以免付出太多手續費。

2. 三大稅務優惠:要吸引到足夠的勞工選擇自提勞退,稅務優惠是相當重要的政策性誘因,包括目前已經實施的自提薪資不列入所得稅課徵範圍,以及未來應該實施的投資所得不課徵資本利得稅或利息所得稅、年金提領也應該免稅。這些退休金制度的稅務優惠,國際上行之有年,成效相當顯著。

3. 針對中低收入勞工的協助:從勞保局所公布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其實目前願意自提的勞工,高所得的比例比較高,一來是高所得的勞工比較有避稅需求,二來是中低收入的勞工,可能收入與支出差異很小,只能過好當下的生活,根本沒有能力再進行自願提撥,為將來的退休生活做規畫。

4. 投資平台應該針對長期投資的各種機制進行規劃:這個平台主要是用來累積退休金的,資金無法提領。

因此,投資規劃會以長期投資為主軸,這跟目前金融機構所提供的短期波段投資,或是追逐流行標的全然不同。

因此,這個平台所提供的投資工具,應該更著重於資產配置。

操作上,除了定期定額以外,也應該提供其他能夠讓投資人逢低買進的策略,像是資產配置的再平衡,或是更進階的定期定值或金字塔策略。此外,應該避免那些沒有歷史紀錄可參考的新商品被納入平台。

5. 不應區分自提或雇主提撥:金管會打算初期只開放自願提繳的分,但其實無論是勞工自願提繳或雇主提繳,都同樣屬於勞工的個人帳戶資產,不應因為來源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

(作者是學術研究人員,經營「USA STOCK」部落格,並為BBS站批踢踢的CFP版版主,以指數型投資與價值投資為寫作主軸,熱愛研究台灣與美國的ETF與共同基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