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定期還是單筆?從情理拿捏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綠角】

定期定額是投資時常用的一種策略,常被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單筆投入或定期投入比較好?

首先要釐清的是,許多投資人選擇定期投入,不是因為他在單筆與定期這2個選項中做出了決定,而是他的狀況就是要定期投入。

譬如要一個剛開始上班的年輕人,現在就拿100萬元出來做單筆投資,恐怕遠超出他的負荷。對於大多數上班領取薪水的人,投資資金來源就是每月領取的薪水,所以,很自然的,定期投入變成一個合理的選擇;且定期投入剛好是處理未知的未來市場走向的一個有用策略,所以一石二鳥,定期投入可以符合自身的資金來源狀,也可以處理市場波動,這也是大多人選擇定期投入的情境。

但對於某些投資人,他必須在定期投入與單筆投資間做出決定,這些狀況包括中獎得到一筆彩金、長輩遺贈、變賣資產得到一筆現金等。假如要將這筆錢投入資本市場(不管是股票與債券),他就真切的面臨單筆與定期投入的選擇。

一般看法會比較偏向定期投入,譬如建議分散投入,分成12到18個月分批投入,但到底這種狀況下,單筆投入還是定期投入的成果比較好呢?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資產管理業者Vanguard最近刊行了1篇非常具有價值的研究報告「Dollar-cost averaging just means taking risk later」,這分報告的主題,就在於當手上有一筆錢要投入時(100萬元),比較單筆投入與定期定額的成果。

最基本的假設狀是這樣的,單筆投入就是一開使就把資金依資產配置比重投入(譬如股債比60:40);定期投入是分散在12個月,每月投入十二分之一的資金。總共投資年限設定為10年,所以定期投入12個月,投入全部資金後,要再持有9個月。

研究3個國家,即美國、英國與澳洲,分別以當地的股票、債券指數為計算基準。結果是不論那一個國家,也不論股債比是100:0或0:100,單筆投入在六到七成的歷史狀況中,會勝過定期投入的績效,即便是風險調整過後的報酬,也是單筆投入勝出。

這個結果不令人意外,因為在大多數時候,股票與債券的確會給予投資人比現金更高的報酬。將資金押在場邊,延緩投入,雖是比較慢暴露在風險之中,但也會比較少參與到上漲。

所以,結論是,假如你對於目標資產配置感到安心,也想儘早參與市場的話,那麼可以直接就單筆投入。譬如你的目標配置是股債比60:40,那你就直接把這筆錢的60%單筆投入股市,40%單筆投入債市。

但假如你擔心單筆投入後,市場就下跌,讓你後悔不已,那麼可以考慮用定期投入。基本上,你想投入,代表你預期該市場有上漲的潛能,既然如此,單筆投入是合理的作法。

但我們又常常不敢單筆投入,因為我們怕下跌的風險,所以擔心這個風險的人,會選擇定期投入,這是個合情的作法。對於面臨定期或單筆投入2個不同選擇的投資人,最後的比較,就看是要合情或合理的作法。

(作者是網路知名財經部落客,曾出版《股海勝經》、《綠角的基金8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部落格推崇指數化投資,以投資人觀點出發,提供少見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