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基金長胖變高 未必比較會賺
【經濟日報╱文/綠角】
資產過大,買賣成本變高,擠壓獲利能力…
2012年5月24日,美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Vanguard發出聲明稿,即日起關閉Vanguard高收益公司債基金(Vanguard High-Yield Corporate Fund),不再接受新的申購。
截至2012年4月底,這檔基金的資產總值是169億美元,是美國業界資產第3大的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了保護既有投資人的權利,所以採取此一行動。
經濟效益…業者自肥
基金資產過大時,會傷害原有的基金投資人,有幾個原因:首先,當基金資產增長後,假如一樣要把10%的基金資產總值投入某家公司的股票或債券,這10%會是更大筆的資金。愈大筆資金投入市場布局時,就愈容易推升股價,造成買進成本更高;同樣的,當愈大筆的資金要離開市場時,就愈容易壓低股價,造成賣出價格更低。更高的買進價,更低的賣出價,基金的獲利能力會受到壓縮。
其次,當基金資產日益增長後,往往需要增加投資的標的。在資產小的時候,經理人可以集中投資他研究最透徹,認為最有上漲潛力的標的;但當資產增長後,經理人就會被迫將資金分散到他較沒有研究或是沒那麼看好的標的。所以當基金資產增加時,對原有的基金投資人會帶來不利的影響。但對於以百分比計收費用的基金公司來說(譬如經理費),基金資產愈大,公司收入也愈多。
面對這樣情況之下,為投資人著想的基金公司,應該關閉基金;為自己著想的基金公司,會持續開放基金申購。我們可以想一下,你是否在台灣,聽過那支本土投信或是境外基金,因為資產過大,採行關閉的動作?
好吧,基金資產變得很大,也不關閉基金那就算了,那資產變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總該跟投資人分享一下吧。
基金資產規模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可以這樣解釋。有些基金的費用是固定的,假如這些費用總共是1萬,那麼基金資產100萬時,那就是占1%的總開銷。但當基金資產來到1,000萬時,1萬的開銷就只占0.1%了。假如當基金資產來到1,000萬,基金還是收1%的費用的話,10萬收入扣掉1萬的運作費用,多出的9萬就都進基金公司口袋了。
降經理費…比較實惠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了解,當一支基金的資產總值,不論是1,000萬美元,還是200億美元,資產管理公司都一樣收1.5%的管理費時,它可以多賺多少錢。
我們回頭看Vanguard這家資產管理公司的例子。表2是3支Vanguard的ETF,在2006年與2012年公開說明書中列出總開銷。我們可以看到這3支ETF,隨著資產總值的增長,2012年的內扣總開銷都比2006年要更低。內扣總開銷之一的經理費,在2012年也都比2006年更低。
譬如VWO,從2006年0.3%的總開銷降到2012年的0.2%。表面看起來才降0.1%,但從原本就很低的0.3%,降到0.2%,是足足少了三分之一的總開銷。假如在台灣的境外股票型基金在經理費方面有同等降幅,我們就會看到它的經理費從1.5%降到1%,是很大的降幅。
當在美國市場,有像Vanguard這樣有誠意的資產管理公司,例行性地施行基金資產太大就關閉,資產增長就與投資人分享經濟效益的政策時,我們很少很少在台灣販售的基金看到相同的策略。
那種才是善待投資人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誠意在那裡?從這些許多人可能覺得微不足道的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我們或許難以「請」基金公司改變它們的政策,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錢做出選擇。既然業者對我們投資人不是麼沒有誠意,只著眼於自身的獲利,我們又何必交付資金給它們呢?請選用真正願意好好看待你寶貴資產的基金公司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日隨報發行之《Win Pape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