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學葛洛斯戰略 指數化投資「甜」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文/綠角】

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PIMCO Total Return Bond Fund)是投資界家喻戶曉的名字,其經理人比爾‧葛洛斯也藉著這支基金,建立起債券天王的地位。

毫無疑問的,這支基金有勝過指數的優異成績。但它勝過指數的成績,是來自某幾個特定年度大幅超越指數,或是大多年度勝過一些,落後時也沒有落後太多所帶來的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總回報債券基金自成立以來,每個單一年度的報酬,並與對應指數—巴克萊美國整體債券指數(Barclays U.S. Aggregate Bond Index)比較,如附表。

持續…讓績效更棒

在附表中,藍色長條是代表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法人股別),紅色則代表對應指數。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最近3年,基金與指數績效呈現較大的差異外,在之前絕大多數的年度中,基金績效都是呈現小幅贏過指數,落後也沒有輸太多的狀況。

每年1%到2%的績效差異,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累積幾十年下來,會成為可觀的成就。從1988年到2011年這段期間,總回報債券基金的累積報酬是585%,指數則是450%,當基金報酬近6倍時,指數「只有」4.5倍的成績。

葛洛斯之所以享譽全球,不在某幾個單年勝過指數20%到30%的英雄年度,而是在於能長期累積微小的勝幅,他贏在持續性,這是投資界真正難得的特性。

許多長年績效傲人的主動型基金也都有類似的特性,它們不是靠某幾個單一年度績效遠遠超越指數建立成就,而是靠能長年持續累積略微勝過指數的成績立足於投資世界。

回顧主動型基金的成績,看到如此績效,難免讓人感到垂涎,開始幻想假如自己從一開始就參加這支基金,不知道有多好。但過去成功的經理人,不代表未來仍會成功。30年後,一定也會有當代的股票或債券投資大師出現,但問題在於,我們現在不知道他是誰。

面對現在主動投資的如此困境,我們如何處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總回報債券基金與指數的對應成績圖。

這時,我們選擇的是指數化投資工具,可以是指數型基金或是ETF。與指數化投資工具相比較的,則是其他投資人的績效。

譬如:在台灣股市,我們可以選擇台股指數型基金,或是0050、006204這些ETF,可以帶來貼近大盤的成績。

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投資人,將可以確保每單一年度,有略微勝過大多其他投資人的成績,就像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在大多年度勝過指數1%至2%一樣。

長期下來,指數化投資將累積成為可觀的成就,帶來遠遠勝過大多其他投資人成績,就如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勝過指數情形。

投資…像跑馬拉松

我們很難事先知道那支主動型基金將創下長年贏過指數的成績,但選擇指數化投資工具,將確保我們可以有長年下來勝過大多其他投資人的績效。我們可以從主動型基金的成功經驗,看到指數化投資優越的地方,傑出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也往往以每年累積小額勝幅,類似指數型基金慢慢超越大多主動投資人的方式獲取成功。

投資之路不是一場10秒結束的百米賽跑。在這場馬拉松裡,不論投資人採行的主動或是被動方式,都將由最有耐力與持續性的參賽者贏得勝利。殊途,或許有同歸。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日隨報發行之《Win Paper》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