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基金續旺 投資組合必納

聯合新聞網

美股在廣印鈔票添柴下,股市動能如虎添翼,今年以來持續展現多頭氣勢。歐美成熟股市市值佔全球八成之多,尤其今年美股有機會引領全球復甦,投資組合中應保有一席之地。

指數刷新高 持續投資不懼怕

現在的美股體質不似2007年脆弱,觀察過去幾周,史坦普500指數雖然再度攀上高峰,不過,預期史坦普500大企業今年每股盈餘可望優於2007年,預估本益比也處於相對偏低水準,對照目前低利率環境,評價面尚為合理。

美股雖然位處高點,惟股價面並沒有像2000年科技泡沫發生前來得過度高估,同時整體經濟環境也沒有如2007年失衡而導致房市泡沫的情況發生。

根據Ned Davis機構統計,1954年來美股曾出現13次指數刷新高的紀錄,站上新高位置後到股市真正觸頂,平均還有644天,持續將近2年之久,平均漲幅達40.3%,顯示即使美股已漲至新高,後市多頭氣勢依然強勁。

富蘭克林看好 四大產業直搗美股機會

美股創歷史新高,受惠企業獲利強勁增長的支撐,股價還是相對便宜,深耕美國市場逾60年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持續看好科技、工業、健康醫療及消費類股等具備強盛股利成長的投資標的。

一般而言,消費、生技醫療產業與景氣的連動度低,即使美國經濟呈現溫和復甦步調,兩大產業各有發揮題材支應股價表現。溫和的經濟成長格局中,投資人也不必摒除與景氣連動性較高之標的,秉持深度選股,亦有機會在科技、工業原物料等類股覓得不錯的投資機會。

因此,諸如追求股利穩定向上的成長型美股基金、科技型基金、或是股性活潑的中小型股基金,皆有利顧掌握美股難得大鳴大放的投資機會。

投資美股 由生技產業領航

今年以來,NBI生技指數大漲兩成,該產業擁有「多頭架構完整、股價便宜、新藥多、低利環境」四大利基,足見後市仍不乏漲升潛力,尤其現階段大型生技股的本益比仍低於2000年指數位處高檔時的水準,加上藥物審查進程縮短有利研發效率,增加企業獲利空間,同時企業間的併購熱烈進行,也讓中小型生技股的股價表現充滿想像。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