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息積金」 新投資機制問世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康堃皇】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黃登榆。 摩根投信/提供

摩根資產管理在台發展近30年來,不僅是少數兼顧發展境內與境外基金的業者,且能隨時因應市場變化,推出最佳策略、產品與服務,開啟業界全新的投資觀點和行銷視野。

摩根長期以來為投資人建立多元產品線,迄今成績也證明摩根的發展策略相當成功,截至今年5月底,摩根資產管理在台管理總資產規模,不但在股票部位保持第一的遙遙領先地位;債券規模歷經3年多發展後,也衝上業界前5名;此外,積極推廣多重資產概念後,如今在多重資產類型基金的市佔率亦拿下第一,顯示摩根長期以來為投資人建立的多元產品線,相當引領市場潮流和投資人需求。

每月幫你養基金

如今,即將進入後QE時代,市場面臨風險胃納重新啟動(Re-Risking)的調整過程,摩根了解投資人對股、債配置的渴望和猶豫,因此,今年,摩根再創業界之先推出「息積金」投資機制,讓投資人可以保有目前最愛的月配息債券基金,且更進一步活化配息,將配息金額自動每月投資至股票基金,透過配息再投資的機制,每月幫你多養一檔基金,追求更高的資金效率,且自然達成債券、股票資產配置的目標。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黃登榆表示,近年來月配息型基金相當熱銷,但若缺乏妥善的再投資計畫,只是將每月配息閒置在銀行或無感花掉,都是相當可惜的。黃登榆指出,「息積金」是台灣資產管理界的創舉,從廣受歡迎的「配息機制」切入,並結合國人最常使用的「定期投資法」,讓投資人以一筆資金,就可購入一檔低波動的「債券配息基金」,並將每月配出來的現金自動定期投資另一檔「股票基金」參與潛力市場的成長。

黃登榆強調,「息積金」將債券基金配息再拿來再投資股票基金,有三大優勢。首先,投資人不用再提撥額外資金,就可以在投資組合中新增一檔股票基金。再者,將現金配息拿來再投資,有機會可以爭取到額外報酬,提高資金的收益機會。最重要的是,只要一筆資金,就能完成股債資產配置效果,就像擁有投資雙引擎,一邊用波動較低的配息基金做累積,另一邊則透過成長潛力較高的股票基金來滾動財富。

股債多頭不漏接

事實上,息積金更可說是最新一代的股債平衡投資術。黃登榆分析,股票和債券一向是資產配置的兩大重點資產,也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關鍵。早年第一代的傳統平衡基金,由經理人幫投資人挑選股債配置比例;去年起廣受歡迎的多重資產資金,在資產組合中納入更多元收益來源,如REITs、可轉債等標的,可說是第二代的資產配置產品,高度具備收益概念,獲得投資人高度認同。

黃登榆認為,「息積金」可說是第三代股債平衡新機制,讓投資人不用再拿出新錢,就可透過月配息基金的每月現金配息,持續小額且定期投資股票型基金,以新平衡投資觀念,讓配息投資生生不息,更可掌握當前景氣微溫復甦之際的股債投資契機。

推薦文章

留言